文章分類

小孩 (1) 木工 (1) 汽車 (1) 咖啡 (1) 怪奇 (13) 拆解 (2) 相機 (3) 美食 (4) 修練 修行 (13) 常識 (3) 部落格 (7) 開箱 (2) 遊玩 (3) 電瓶 (1) 電腦 (12) 網路 (27) ADSL (1) DIY (5) iPad (8) iPhone (24) M$ (2) MacOS (1)

2010年9月27日

四弘誓願 諸經典中,有不同的表現

前幾週無意間看到還是挑到幾句話覺得不錯!

我就把他印下來放大,放在我桌上!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盡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原來這只是迴向文的一部分!

幾個禮拜前跟老師分享! 
老師說你應該要去看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無上佛道誓願成。」

我就把這幾句記下來放在我的身上,有空就看一下!記一下!想一下!

上個禮拜六上網查了一下!
原來還有各個經典的不同的著記!



給大家參考!

四弘誓願,在諸經典中,有不同的表現:
http://blogs.ddbc.edu.tw/buddhistvan/我的學習/ddrc/梵唄/四弘誓願/

1.《道行般若經》卷八是
「諸未度者悉當度之,
諸未脫者悉當脫之,
諸恐怖者悉當安之,
諸未般泥洹者悉當般泥洹。」
2.《法華經》卷三〈藥草喻品〉,有與
《道行般若經》相同的四弘誓願。
《妙法蓮華經》卷3〈5 藥草喻品〉:

「未度者令度,
未解者令解,
未安者令安,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3.《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是以苦集道滅 的四聖諦為四弘誓願。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3 賢聖學觀品〉:
「所謂四弘誓。
未度苦諦令度苦諦。
未解集諦令解集諦。
未安道諦令安道諦。
未得涅槃令得涅槃。」
4.《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七,則以
「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熟有情住持三寶,經大劫海終不退轉。云何為四﹖
誓度一切眾生,
誓斷一切煩惱,
誓學一切法門,
誓證一切佛果」
意義的開展
一、 四弘誓願的原始型態是苦集滅道的四聖 諦,那是著重於自利和利他的解脫道。

《長阿含經》卷八《散陀那經》說到︰
「自能調伏,能調伏人;
自得止息,能止息人;
自度彼岸,能使人度;
自得解脫,能解脫人;
自得滅度,能滅度人。」
《長阿含經》卷八的《散陀那經》:
「瞿曇沙門,能說菩提,
自能調伏能調伏人,
自得止息能止息人,
自度彼岸能使人度,
自得解脫能解脫人,
自得滅度能滅度人。」
共有五句,乃是釋尊成佛之後的如來所行,不是初發菩提心時的弘願。
《華雨集第三冊》:
「成佛,是要發菩提心的。依修行的淺深次第,「大乘佛法」已有了次第的安立。菩提,指佛的大菩提。為了成佛度眾生而發起大願,如「四弘誓願」,就是願菩提心。但這是要經過修習,堅固不退,才能進入菩薩行位。願菩提心與『大乘起信論』的「信成就發(菩提)心」相當。
發起了大菩提願,要修自利利他的大行,這是不能沒有菩提願,大悲心,空性見的;依此而修菩薩行,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與『起信論』的「解行發心」相當。經長期的歷劫修行,般若的勝義觀慧,深徹的悟入無生。這三者,是菩薩「般若道」的發願,修行,證得。前二者,是世俗(沒有證真的)菩提心;般若的契入空性,真如,無二無別,那時的菩提心,對究竟成佛說,名勝義菩提心。」
《以佛法研究佛法》:「差別論》中,以菩提心為清淨法本,有情以菩提心為因,才能達到成佛之果。菩提心有二種:
一、世俗菩提心:如對大乘佛法有深切信解,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四弘誓願,這是屬於世俗的菩提心。
二、勝義菩提心:這不但是上求下化的信願,而要能夠體悟到本性清淨的佛性──如來藏性。如《大日經》說:「菩提 心為本」,而說菩提心為:「如實知自心」,即對自己的自性清淨心,能如實覺知。此亦近於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


印順導師在《藥師經講記》:
「願是凡夫趨證佛果的動力,若無願,便什麼也不得成。不獨修學大乘法門,即學小乘法,無願也同樣不能成就。所以修學菩薩,首先必須立定志願,然後從願起行,依行得證。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在菩薩因地,發廣大願;行到目的地時,願也就圓滿成就了。本經題但出本願功德,而經裡卻說到廣大行,可見行是實踐志願的心要了。我們每天都發願,但大都發願而不能付諸實行,所以不能實現學佛──自利利人的目的。」
《藥師經講記》:
「 功德,不但是在寺院裡做些佛事。功是 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禮佛、 坐禪等,都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 修行而得成績,做一分得一分,名為功 德。依本願去實踐,所成就的功德,稱 為本願功德。 」
二、 初期的諸大乘經典之中所提示的四弘誓願,還是以四聖諦來發菩薩願,
例如: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說︰
「未度苦諦令度苦諦;
未解集諦令解集諦;
未安道諦令安道諦;
未得涅槃令得涅槃。」
三、 中國天臺宗的《摩訶止觀》和禪宗的 《六祖壇經》便用現行的四弘誓願文。
《摩訶止觀》卷一○下所見的四弘誓
願文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無上佛道誓願成。」
《六祖壇經》所倡的四弘誓願文是︰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
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
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在《六祖壇經》中,也未見到「菩提心」這個名詞,但是特別重視四弘誓願:度自心眾生,斷自心煩惱,學自性佛法,成自性佛道。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禪宗雖沒有明顯地提出菩提心、出離心、大悲願等名詞,但卻不離這些精神。
《六祖壇經》在四弘誓願之上多加了「自心」和「自性」的觀念,因為自心是無量廣大的智慧心,自性是清淨不動無障礙的佛性,所以發願度無量眾生不是心外真有眾生可度,斷一切煩惱不是心外真有煩惱可斷,修學一切法門不是心外真有法門可學,成無上佛道不是心外真有佛道可成。如果不是這樣,便成了心外有眾生、有煩惱、有法、有佛,那是二法,不是不二法;那是執著攀緣,不是解脫自在。但也因此造成許多人的誤解:自己尚在煩惱中而說沒有煩惱,也不需要斷煩。
在真言宗的《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法》及《發菩提心戒儀》等則變成了五句︰
「眾生無邊誓願度,
福智無邊誓願集,
法門無邊誓願學,
如來無邊誓願事,
無上菩提誓願成。」
真言宗
日本的佛教宗派。又稱東寺密教,略稱東密。按,中國的密教經由空海傳至日本,然後獨立成為一宗,此宗派即是真言宗。
四、在《往生要集》卷上把四弘誓願匯歸 於三聚淨戒,如︰
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饒益有情戒;
煩惱無邊誓願斷是攝律儀戒;
法門無盡誓願知是攝善法戒。
無上菩提誓願證是願求佛果的菩提。
五、禪修者如何修持四弘誓願,度自心眾生,斷自心煩惱,學自性法門,成自性佛道。但是,
初心者必須先發四弘誓願,
正修之時不必發願,
徹悟之後雖不發願而恆發願,那便是自心眾生、自心煩惱、自性法門、自性佛道的境界。
為什麼一定要度無邊眾生?
因為眾生有病痛,苦薩不能沒有病痛,要使菩薩沒有病痛,除非眾生都沒有了病痛。正像要使仁慈的母親不難過,除非閤家老小,個個能生活得快快樂樂一樣。
所謂解脫,是在通過眾生的生死大海之後所顯現的一種境界,菩薩精神之能夠在生死之中而常做捨己為人的犧牲,乃是推己及人的結果,當這心量擴及一切眾生,並且願度一切眾生而救度一切眾生的時候,他的福德智慧也就慢慢開始圓滿。比如觀世音菩薩是已解脫了的眾生,但他仍在尋聲救苦,普度廣大的眾生;他在救苦救難之中,又不迷失其自由自在的本來面目。可見,我人學佛,固求超出三界眾生的生死輪迴,但要超出三界,必定還有一番艱苦跋涉的旅程,這一旅程的起點,卻在我們的人與人間。離了人與人間,我們的工夫,我們的願心,便無從著力,也無法生根了。
這四個願,是作為一個初發心的菩薩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由於菩薩的修行層次有淺有深,對此四願的實踐,也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可以彈性調整自己的修行幅度與速度,但其大原則大方向是不可改變的。
若是為利他的付出而積極努力,付出的本身就是目的,盡心盡力,全力以赴。
個人的生命有限,而眾生的苦難無窮,故有菩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而眾生的苦難,出於物質的貧乏者固多,出於心理的困擾者更多,故又有「煩惱無盡誓願斷」的誓願,
以什麼來度眾生?拿什麼來斷煩惱呢?於是又有「法門無量誓願學」的誓願,
而這三種誓願的最後目標,則是「佛道無上誓願成」。
依此四弘誓願,不僅在一生之中努力,生生世世皆要努力,不到成佛,絕不中止,所以是積極的。

沒有留言: